
在剧中,大结局才暴露,梁父才是隐藏最深的反派,宋运辉都被骗了。
在剧中,梁凡、老杨是显而易见的反派人物,杨巡、老宫是被人误以为的反派。梁凡暗中算计梁思申,老杨则是雷东宝最危险的对手。相比之下,宋运辉的对手是谁呢?
杨巡与梁思申合作,因为背着梁思申挪用了几笔钱,在梁思申的父亲查账之后,暴露出来。
对此,杨巡坚决否认黑梁思申的钱。从他的坚决态度可见,他所说是实。
在此期间,有一个人给杨巡定性,说他是骗子,道德败坏。这人是谁呢?正是梁思申的父亲。
那么,为什么说大结局才暴露,梁父才是隐藏最深的反派,宋运辉都被骗了呢?
梁父给杨巡定性为骗子,道德败坏,有没有依据呢?从杨巡挪用的这几笔钱上看,似乎有道理。但是杨巡说,做生意,总是会有一些灵活性的用度,从这个角度讲,杨巡仍然似乎情有可原,但是仍然不够说服力。最终,这几笔钱的用处揭晓,是补贴给了下岗职工,人们对杨巡的看法才发生逆转吧?
在针对杨巡的这件事上,梁父有没有小题大做的嫌疑呢?
最初,人们以为梁父是一个眼里揉不得沙子,十分正直的人。可是,随着剧情的延展,梁父的一个行为让人大跌眼镜。
他为了把女儿梁思申的投资拿回来,指派下面的机构给杨巡放贷,让杨巡贷了一千五百万。办理之后,梁父让下面人直接把这一笔钱转到了梁思申的账上,算是替女儿解套。这里面有三个问题。
其一、在杨巡没有任何抵押物的情况下,梁父命下属给他贷出一千五百万。其二、在没有抵押物的情况下,如果杨巡的生意失败了呢?这一千五百万他是还不上的。也就说,损失的是机构方面。
其三、为了给女儿解套,他把风险转嫁在了机构方面,梁父说杨巡是一个骗子,是一个道德败坏的人,而他自己呢?比杨巡更加恶劣吧?
那么,分明梁父德行有亏,为什么他还振振有词地指责他人呢?
一位老作家说,“世上有这么一种人,有横冲直撞的勇气,不在乎别人的感受。有巧取豪夺的能力,经常是赢家。有抑弱扶强的计谋,鸡口牛后都胜任愉快。有表演天才,适时展示以道德示人。”
梁父便是这么一个人吧?在他眼里,什么人是好人什么人是坏人呢?对他好的人就是好人,对他不好的人就是坏人。而这便是他骂杨巡“骗子、道德败坏”的原因。
在宋运辉面前,梁父表现的雍容庄重,恂然一表,宋运辉都被他的假象所迷惑。根据梁父的行为可见,梁父最终将因损公肥私而受到应有的惩罚。而宋运辉的对手是谁呢?应该就是梁父吧?
在原著中,发现宋运辉与梁思申谈恋爱,梁父坚决反对。在剧中,改编之后,梁父反对二人恋爱的态度依旧,但是他的人设,通过转嫁风险给梁思申解套,又添了阴险狡诈,极度自私的一面吧?“对他好的就是好人,对他不好的就是坏人”,宋运辉跟梁思申谈恋爱,在他看来,就是“对他不好的人,是坏人”,如此,必然会千方百计,不择手段地对付宋运辉。
于此可见,连宋运辉都被他骗了,梁父才是隐藏最深的反派吧?
宋运辉全力拯救彭阳农药厂,有两个人令他印象深刻。一个是姚宝林姚师傅,一个是技术员李成亮。姚师傅高风亮节,兢兢业业一辈子,是曾经的技术大拿,带了无数的徒弟出师,临老却下岗了。看到姚师傅的处境,李成亮坚决辞职,要去民营企业工作,去拿高工资,对于宋运辉的挽留毫不动摇。
由此,宋运辉想到了想到了梁父。姚师傅是真善良,梁父是伪善。这也让他开始重新审视梁父吧?
李成亮的选择如何评价呢?一位老作家说,“从前,员工跟他的服务机构是‘伦理关系’,你给我的薪水少,我也不走。可是有一天我年龄大了,工作能力衰退了,你也依然留着我。后来,双方变成了‘供求关系’,员工可以自由跳槽,马儿往草肥的地方跑,但是,等到马儿跑不动了,也就没人再给他草吃。”
而姚师傅的尴尬体现在这里,李成亮的执意离去也反映在这里吧?彭阳厂一个月只能给李成亮一百五十块钱的工资,而挖他的民企开出四百块。李成亮说,“趁我现在还年轻,我出去多挣点,免得将来像姚师傅这样曾经薪水少,老了没着落,一头也没图到。”
这句话,对宋运辉触动最大,使他更加竭尽全力地要把彭阳农药厂搞起来,给姚师傅一个圆满的人生结局。
只是,为了拆散宋运辉和梁思申,梁父会在资金上拿捏宋运辉吧?而梁父的真面目也将在大结局彻底暴露。
